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夜赴太空 三大“护身法宝”揭秘
10月30日凌晨,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三名航天员驾乘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开启新一轮“太空出差”。
作为航天员实现天地往返的“生命之舟”,神舟载人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共有14个分系统,是中国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最严格的航天器。从地面到太空,从神舟飞船到中国空间站,为了这次三名航天员的夜赴“天宫”之旅,研制团队在飞船上准备了多件“护身法宝”。
航天员的手臂延长器
在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过程中,由于身体被牢牢束缚在座椅上,航天员无法前倾身体去操作仪表板上的设备。为此,科研团队研制出操纵棒,好比为航天员手臂加上一个延长器。
据介绍,操纵棒把手是根据航天员手掌正常抓握状态进行赋型设计的,外部轮廓曲面完美贴合航天员掌心,可满足航天员操作过程中的舒适度要求。操纵棒杆体为可无极伸缩式,航天员可以根据现场条件,在一定范围内任意调整操纵棒的长度。杆体采用高强度碳纤维材料,比强度高,手感舒适,外观光泽,富有美感。
“夜间驾驶”的“探照灯”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是第8艘造访中国空间站的载人飞船。飞船入轨后,需先与空间站实施交会对接,三名航天员才能进入空间站工作生活。
由于空间站在轨飞行会周期性经过地球阴影区,因此,载人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时,照明条件十分重要。神舟飞船装有舱内照明设备和交会对接照明设备,不仅为航天员提供了舱内工作、生活照明,也为飞船与空间站在阴影区交会对接提供了摄像辅助照明。
借助这两种照明设备,当神舟飞船进入地球阴影区时,航天员在舱内仍可以判读仪表数据、手动开关指令,为成功交会对接增添保障。
飞船“守门人”
从神舟飞船转移至空间站,航天员需要完成打开和关闭舱门等动作,开展穿舱活动。为了防止航天员在舱内生存的气体泄漏,舱门必须始终保持良好的密封状态。
早期的神舟飞船是整舱加压,可通过检测整舱舱压变化来判断舱门的密封性,这种方法虽准确可靠,但存在耗时长的缺点。对此,科研人员研发了舱门快速检漏仪,实现了对神舟飞船舱门和对接面的快速准确检漏。
通过内部的核心传感系统,舱门快速检漏仪可以感受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在短时间内判断舱门是否关闭完好,从而提示航天员“舱门已关好,可以脱航天服”。当前,舱门快速检漏仪已成为载人航天器的“必需品”,为航天员舱内活动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中方决定将芬兰列入单方面免签政策范围
中方愿同芬方进一步扩大人文交流,决定将芬兰列入单方面免签政策范围,欢迎更多芬兰朋友来华经商、旅游、留学。[详细] -
中国首位飞天“90后”男航天员宋令东:先问己再“问天”
题:中国首位飞天90后男航天员宋令东:先问己再问天 在29日公开的神舟十九号乘组阵容中,首次出现90后的身影。航天员宋令东是其中 [详细] -
东西问|邹骥:全球能源转型,中国发挥何种作用?
题:全球能源转型,中国发挥何种作用? ——访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 去年在阿联酋迪拜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 [详细] -
专家谈神舟十九号飞船特点:装载货物体积最大、重量最重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3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谈及这艘飞船特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陈同祥日前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详细] -
上海统一战线召开研讨会 推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
29日,由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主办的2024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研讨会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