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喜闰前霜未下,菊边依旧舞身轻。”的意思
出自唐代司空图的《白菊三首》
人间万恨已难平,栽得垂杨更系情。犹喜闰前霜未下,菊边依旧舞身轻。
莫惜西风又起来,犹能婀娜傍池台。
不辞暂被霜寒挫,舞袖招香即却回。
为报繁霜且莫催,穷秋须到自低垂。
横拖长袖招人别,只待春风却舞来。
【译文及注释】
①闰前:在置闰之前的日子。②婀娜:体态轻盈、婉转多姿的样子。
③挫:摧残。
【赏析】
菊花虽以黄色为正,但白菊因其洁白如玉的颜色,更易给人以清高脱俗之感,故历来咏白菊的诗词也为数不少。司空图的这三首诗,就是其中的精品之作。
第一首诗是开题之作。诗歌的首句就显得非常突兀,气势非凡。尘世人间的纷纷扰扰,让人心烦意乱,渴求能有一方平静的天空来安抚自己的心灵。那些杨柳难以完成这一使命。因为“柳”与“留”谐音,古人常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所以杨柳只会让人想起离别之情,使原有的烦乱心情更加沉重了。这种境况之下,诗人欣喜地发现,在置闰之前、霜雪未降的时节,菊花摇曳着轻盈的姿态,像是在为人作宽慰之解,此时,诗人心中的烦闷之情恐怕已经扫荡殆尽了。
第二首诗是接承了上首诗的诗意,描摹了菊花开放时的情景,进一步表达了菊花的赞美之意。西风吹来,万物凋零,但此时此刻只有菊花还在池台庭院旁边以其婀娜多姿的体态绽放着生命力。虽然有严寒和霜雪袭来,但菊花毫无畏惧,摆动轻盈的舞袖,那醉人的花香就会萦绕在赏花人的面前,给人们带来了春天般的美好。
第三首诗写道,繁霜降下,秋去冬来,菊花终究要与人们辞别了。但是这种辞别没有哀伤与悲愁,只有从容与淡定。“且莫催”、“自低垂”的“且”与“自”二字,将菊花的从容姿态充分展现出来。尽管是辞别,菊花依然是横拖长袖,呈现出让人怜惜的姿容,那种乐观与淡定,让人不由得对菊花在来年春天的重新萌发充满了乐观的期望。“只待”与“舞来 ”也是非常富有表现力的字眼。
三首诗前后结构整齐、意脉贯通,采取以短篇连缀成长篇的手法,不但将白菊的动人形象展现于读者眼前,更提炼、升华出其内在的优秀精神品质,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的意思
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出自唐代岑参的《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详细] -
“夭红过眼随荣谢,菊秀兰香自占春。”的意思
夭红过眼随荣谢,菊秀兰香自占春。出自宋代王汝舟的《咏归堂隐鳞洞》先生名利比尘灰,绿竹青松手自栽。拟把一竿盘石上,幅巾闲过峡山来。清 [详细] -
“多谢梅花,伴我微吟。”的意思
多谢梅花,伴我微吟。出自宋代韩疁的《高阳台·除夜》频听银签,重燃绛蜡,年华衮衮惊心。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 [详细] -
“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的意思
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出自宋代吴文英的《唐多令·惜别》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 [详细] -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的意思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出自元代王庭筠的《绝句》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赏析】 前两句一从视觉、一从嗅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