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的意思
发布时间:2024-10-30 09:54:18来源:网络转载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出自元代王庭筠的《绝句》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赏析】
前两句一从视觉、一从嗅觉的角度来描写诗人居处的清幽境界。“竹”和“诗”,一为自然之物,一为社会之物,二者本无从比较,但诗人用一个“瘦”字把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竹具有清瘦的形象,诗具有清瘦的风格。“瘦”字用得生新,为全诗定下了清瘦的意境氛围。而“入梦香”则将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梅花夜间在月光的朗照下也喷出清香,已不同凡响,而这香气还伴着诗人进入梦乡,则香气之浓郁、之悠长可以想见。将竹与梅这样的自然物象与诗与梦这样的人为之物炼在一句之中,这就构成了情在景中、景在情中,情景混融莫分的高妙意境。前两句字面上完全没有“月”,但透过竹影和梅香,我们可以感受到“月”自在其中。在后两句中,诗人便将“月”和盘托出。可怜者,可爱也。当诗人信步庭院时,月光与竹影、梅香是那样的和谐;而回到西厢房时,这月光却不能“下西厢”,这多么地令人遗憾!诗中透露出一股月与人不能互通情愫的遗憾或幽怨的情绪。诗人遗憾或幽怨的是什么?也许是有情人天各一方,不能互通情怀;也许是君臣阻隔,上下无法沟通;也许什么都不是,只是诗人置身此时此景之中的一种朦朦胧胧的感受而已。(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的意思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出自元代王庭筠的《绝句》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赏析】 前两句一从视觉、一从嗅 [详细] -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的意思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出自两汉蔡琰的《悲愤诗》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疆。海内兴义师 [详细] -
“千雷万霆,激绕其身,霰雪雨雹,一时皆下。”的意思
千雷万霆,激绕其身,霰雪雨雹,一时皆下。出自唐代李朝威的《柳毅传》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 [详细] -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的意思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出自先秦屈原的《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 [详细] -
“亚夫营畔柳濛濛,隋主堤边四路通。”的意思
亚夫营畔柳濛濛,隋主堤边四路通。出自唐代汪遵的《杨柳》亚夫营畔柳濛濛,隋主堤边四路通。攀折赠君还有意,翠眉轻嫩怕春风。【译文及注释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