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的意思
出自唐代岑参的《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重阳之日,大家一起喝菊花酒、登高山,这与传统的习俗是一样的。
封将军治军威严峻厉,常让人感到一股肃杀之气。
横笛凄凉的声音令南飞的大雁悚然惊动,娇美的歌声令边塞的云彩陶醉而降落。
边廷上,幸喜没有战事,承蒙您的恩惠,戍守的人们得以放怀欢乐、醉舞军中。
注释
⑴封大夫:即封常清。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
⑵黄花酒:菊花酒。
⑶会:契合,相一致。昔闻:以前听说的。
⑷霜威:威严如霜。亚相:此处指封常清。
⑸杀气:秋日肃杀之气。傍:依附。中军:此处以中军指代主帅。
⑹征雁:南飞的大雁。
⑺荷:承受恩惠。吾君:对封常清的尊称。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首联二句概言边塞无事,重阳佳节,众人按照传统的庆祝方式,喝酒登高,一派和熙欢乐之景。“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颔联二句意指封常清治军雷厉风行,又能在和平时期时刻保持谨慎。“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颈联二句是诗人信手描写节日里战士们的欢愉活动,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些笛声、歌声里都蕴含着深深的思乡之情。“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尾联二句是称颂在封常清的英明领导下,边境安宁,因而将士们能在重阳佳节高歌豪饮。
封常清是唐朝名将,在安史之乱初期因谗被杀,历史上对唐王朝统治者自毁长城的举动贬斥颇多,而这首诗中则生动反映了这位将领能征善战,治军严谨,同时又放达不拘与下属同乐的可贵品质。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的意思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出自唐代岑参的《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详细] -
“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的意思
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出自宋代苏轼的《送顿起》客路相逢难,为乐常不足。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酒阑不忍去,共接一寸烛。留君终无穷 [详细] -
“两岸桃花烘日出,四围高柳到天垂。一尊心事百年期。”的意思
两岸桃花烘日出,四围高柳到天垂。一尊心事百年期。出自元代姜彧的《浣溪沙·山滴岚光水拍堤》山滴岚光水拍堤,草香沙暖净无泥。只疑误入武 [详细] -
“东风洒雨露,会入天地春。”的意思
东风洒雨露,会入天地春。出自唐代李白的《送郄昂谪巴中》瑶草寒不死,移植沧江滨。东风洒雨露,会入天地春。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思归 [详细] -
国产大飞机出海重要一步,中国商飞亚太办事处在新加坡成立
10 月 29 日消息,据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消息,中国驻新加坡大使曹忠明 10 月 28 日出席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亚太办事处揭牌仪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