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人旺财不旺”并非消费降级
细细推敲,这种说法似是而非。从旅游消费要素看,人们愿意用几天时间去旅游,花在“吃住行”上的费用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在“来都来了”的心态下,一般不会舍不得在“游购娱”上再掏点腰包。一些景区出现游客多、消费少的情况,或许不是游客不愿意花钱,而是景区没有值得游客掏钱的产品。从这个角度看,个别网红景区“人旺财不旺”,并非游客消费降级,而是供给出了问题。
首先是大与小发展不平衡。近两年,尽管“逆向旅游”“小城游”“县域游”火热,但传统大景区、大城市仍然是承载游客的主力。不少“宝藏景点”受基础设施所限,到达条件和旅游体验有待进一步完善。其次是新与旧转换不充分。随着文旅消费升级,人们早已不再满足于游山玩水、打卡拍照,对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配套演出、文创产品等新业态的消费需求与日俱增。如此趋势下,一些网红景区依旧靠门票经济吃老本,收入低迷甚至亏损也就不奇怪了。
从文旅市场整体来看,个别网红景区出现“人旺财不旺”,不仅不是消费降级,反而折射出文旅消费的升级需求。景区想赚游客的钱,关键要做好自己的事。吸引游客来,是文旅供给的“基础分”,只能挣个辛苦钱;留游客消费,才是真正的“加分项”,要让游客愿意掏腰包。
近年来,一些网红景区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浓郁的文化氛围甚至精巧的灯光设计火爆出圈。但是,很多游客来后仅仅是拍张照、打个卡,在社交平台晒一下而已。网红景区要长红,还需在软硬件上持续下功夫。在硬设施上,既要满足停车、用餐、如厕等基本需求,也要完善充电、网络信号等新型基础设施;在软环境上,不能只靠验票、讲解、卖小吃传统“三件套”服务,还需针对网络时代游客个性化需求,持续改善服务内容和质量。
好景区配上新业态,才能更好地促进旅游消费,不过新业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前几年,特色民宿、文创产品、研学体验等还能让人眼前一亮,如今这些几乎已成为标配。为持续释放消费活力,文旅部提出实施新型业态提升计划,将加快发展线上演播、沉浸式体验、邮轮游艇、房车露营等文旅新业态,推广“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影视去旅行”等特色模式。这些举措,既能让游客有更丰富的消费选择,也为文旅企业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前三季度我国黄金消费量741.732吨 同比下降11.18%
据中国黄金协会网站消息,中国黄金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原料黄金产量为268 068吨,与2023年同期相比减产3 180 [详细] -
前9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超5万亿元
10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前9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2281 6亿元,比前8个月增加575 [详细] -
今年第三季度北京城市副中心统一代码赋码量同比增幅超五成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今天介绍,2024年第三季度,北京市8 05万家法人和其他组织赋予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以下简称统一代码),涉及市场监管 [详细] -
主要商业银行批量集中调整存量房贷利率 有人每月节省利息三千多
主要商业银行批量集中调整存量房贷利率 房贷减负 促消费利民生(经济聚焦) 核心阅读 10月25日,多家商业银行对符合条件的存量 [详细] -
中德合作有利于全球经济稳定发展
今年是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当前,中德贸易稳步发展,经贸关系不断深化,两国合作更趋稳健、更加扎实、更富活力。德国央 [详细]